编者按:

 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起步之年。 一项项重点工程、一个个惠民举措、一次次创新突破……这一年,重庆人以“敢闯敢干、唯实争先”的劲头,跑出了加速度。

  又到岁末,上游新闻从广度、速度、跨度、精度、深度、力度、厚度、温度、密度、高度十个维度,推出2023年度特别策划——《十大维度看“新重庆”》。新重庆开局第一年,梳理各方面的“成绩单”,展现新重庆的新气象。

  关键词:交通强市

  数据:地下149米

  在重庆南山149米深的洞室内,万里长江高铁第一隧——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长江隧道,正在火热施工。

  地面上车水马龙,而在地下,长142米、重3500吨的“钢铁巨龙”正徐徐转动着刀盘,匀速向前掘进,它就是为长江隧道量身定制的“长江号”盾构机。

  渝湘高铁建成通车后,重庆中心城区到黔江仅需40分钟,重庆“米”字型高铁网将进一步织密,助力重庆交通强市建设。

  以8—10米/天的速度掘进

  长江隧道正线全长11.942公里,从重庆站起始,下穿市政道桥、轨道线路、高楼大厦、防空洞、长江河谷、南山山体,一路穿山、穿城、穿江……重庆地形特点显露无遗。

  作为国内首座采用“钻爆法+盾构法+明挖法”3种组合工法施工的江底隧道,长江隧道盾构段全长3845米,穿江区间长1282米。

  上游新闻记者跟随施工负责人员,从长江隧道三号斜井驱车5分钟,就到达了“长江号”盾构机作业区域。隧道内,20多名工作人员在各自的岗位忙碌着,王健就是其中之一。作为中铁十四局重黔铁路站前二标长江隧道主管,今年2月以来,他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隧道内。

  每天早上7点,王健就下到洞内,和当班的人员一起开会,主要分配当天的任务和一些注意事项,然后大家就开始有条不紊地施工。

  王健来到操作室,几名技术人员坐在监控器前,显示屏上面有盾构机掘进的各项参数指标,他们要根据参数的变化,控制掘进的方向、速度等。

  王健告诉上游新闻记者,“长江号”盾构机刀盘直径12.66米,相当于4层楼高,长142米,总重量约3500吨,采用多项最新配置和技术,包括开挖仓高精度气液压力平衡控制技术、高压冲刷系统、带压重型刀盘、有害气体自动化监测技术、主驱动密封自动压力平衡技术等。为保证盾构机稳步掘进,洞下配备了掘进班组20人,设备维保组10人,还有机电工程师、技术人员等。

  这个“钢铁巨龙”在隧道内是如何掘进的?

  “盾构机前面有25组千斤顶,机器最前端圆形刀盘嵌着许多刀头,这些刀头就像‘牙齿’,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,不断对岩体进行切削、破碎。每掘进一环的距离是2米,每次需要3、4个小时,以每天8—10米的速度掘进。”截至目前,已掘进237环400多米,预计春节前掘进超过400环。

  通车后中心城区到黔江只需40分钟

  王健介绍,盾构法是隧道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,这种方式可以保证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安全性,防止江水倒灌隧道。

  据了解,长江隧道是国内第一条完全在山洞里面进行盾构机组装、始发、接收并拆解的盾构隧道,创下国内高速铁路多项“第一”:是全国最长水下高铁隧道,长江上游第一条高铁穿江隧道,也是国内首次采用洞内组装大直径盾构施工的隧道。

  长江隧道预计2025年贯通,届时,将实现重庆站与重庆东站快捷贯通,将重庆站由尽头式火车站变为贯通式火车站,使渝湘高铁、渝万高铁在中心城区的重庆站与成渝高铁贯通。

  渝湘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“八纵八横”高铁网中厦渝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,全长近800公里,其中,新建重庆至黔江铁路,正线全长269.5公里,设计时速350公里,从重庆站引出,向东经渝中、南岸、巴南、南川和武隆5个区、彭水县,止于黔江区,是成渝城市群、长江中游城市群、海西城市群间高速客运交流的通道。

  目前,从重庆中心城区开车到黔江要花4小时左右,等到渝湘高铁建成通车后,坐高铁仅需40分钟,时间大大缩短。

  到2027年将建成成渝中线、渝昆等6条高铁

  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市交通局了解到,自实施交通强市建设以来,重庆全面提速构建“米”字型高铁网,预计到2027年,将建成成渝中线、渝昆等6条高铁917公里,新开工渝宜等4条高铁520公里。

  届时,“米”字型高铁网基本成型,高铁通车里程突破1900公里,形成10条高铁对外大通道,基本实现3小时周边省会城市畅达、6小时北上广通达。

  上游新闻记者黎静实习生胡燕摄影甘侠义